9月初,黄岩岛附近,菲律宾海警又来挑衅,结果中国海警顶上去,强硬处置,几小时内菲方船只就撤了。在南沙一带,越南在几个礁盘上的吹填也被中国海警贴身盯着,补一铲土都难。这些动作没有提前放风,也没大张旗鼓,但效果摆在那儿:现场变了,节奏变了。
很多人还在问“被占了多少”,但这条线我们是一步步往回拧的。先不吵,先把点位站稳,再把功能建起来。然后再说规则和对话,顺序就对了。因为这个,外界看着平静,其实水下在加速。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刚立,海军弱,跑不了远海,南沙那片更顾不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趁机上岛,插旗、修棚子,抢地盘的路子走得很快。我们当时能做的不多,只能记账,等机会。
1974年1月,西沙海战打响。南越舰艇闯入西沙一线,中国海军硬杠到底,击沉敌舰,俘获人员,拿回甘泉、珊瑚、金银等岛。结果就是西沙整体回到我方掌控。从这一步起,后面的牌就好打一些了。
简单说,这一仗让对方明白,想靠硬闯不行。我们也摸清了海上斗法的门道:该硬就硬,硬完马上稳场。接着就是常态巡护,把岛上事做细。
1988年3月,赤瓜礁一线再起冲突。越南军舰逼近,中国护卫舰出动,击沉两艘、重创一艘,随后在赤瓜、永暑、渚碧、华阳、东门、南薰等六个点位站住脚。没有提前预告,也没有事后喧闹,但地面事实从这时起改了样。
然后我们开始在礁上安岗哨、驻兵力、修码头、架雷达,灯塔、气象站也跟上。渔船有了避风处,补给有了枢纽,军民都有进出通道。再说一句,这些都是一点点抠出来的,没捷径。
1995年,美济礁风波闹大。菲方炒作,想拉舆论。中国没有跟着起哄,而是把建设往前推,设施一天比一天多,实控就一天比一天稳。1999年,菲方把“马德雷山”号坐滩在仁爱礁,想赖着不走。中国海警和拖船长期在场,严控运建材,结果就是船锈了,礁没丢。
2012年,黄岩岛对峙升级。菲方军舰想抓我们的渔船,中国海监与海警接力上场,拉开警戒线,谈也谈、管也管。最后菲舰退场,黄岩岛口儿由我们实际掌控。同年6月,三沙市设立,7月在永兴岛挂牌,把西沙、中沙、南沙部分岛礁和海域纳入统一管理。
最关键的加速在2014年后。永暑、渚碧、美济三大礁盘吹填成岛,跑道、港口、营房、雷达一应俱全,跑道可起降大型机,码头能靠大船,还有淡水与蔬菜温棚。人能常驻,船能常来,补给能自循环。
这三岛相互照应,覆盖面大了,反应时间短了。海上有风浪,空中有变化,基地都能第一时间支援。南海巡逻变成日常,无论黄岩岛、仁爱礁,还是仙宾、五方,都会看到我方执法船轮换值守。
2024年以来,菲方多次强闯仁爱礁、黄岩岛海域,甚至试图运建材登礁,中国海警依法拦阻并使用水炮等非致命手段,控制节奏,避免失控。越南这边,近两三年在至少十处点位扩建,据AMTI等机构的卫星图能看到,但我方“贴身盯”“就地拆”的力度也在加码。
外部力量也没闲着。美方常来“自由航行”,日方拉菲方搞联合训练,地区紧张感被不断放大。中国这边,一方面推进与东盟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文本谈来谈去在往前挪;另装备、制度、人员都在升级,既备打又备管。
海警船普遍配备高压水炮、强光警示、取证系统,既能有效驱离,也留全程证据。执法指引越发细,什么情况下喊话、顶推、拦停,都有流程。同样重要的是,军事与执法分开用,减少误判空间。
说到掌控点,西沙群岛整体在我们手里,这点自1974年起就没变。南沙我们在七个主要礁盘建成规模化前哨,美济、永暑、渚碧、华阳、南薰、东门、赤瓜都在列;黄岩岛外海通道由我方控制。三沙市管辖海域约200万平方公里,行政、渔业、环保都有人管。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南海的灯塔、气象预报、搜救协调,不少都是我们在提供。台风来了,船只要避风,导航播报照样不断。这既是主权落地,也是公共服务,别人用得上,我们也站得住。
看上去没有口号,事情却一件件办到点上。岛有人,礁有用,海上来得快、顶得住。同时我们也把话说在前面:愿意谈,愿意共用,但别越线,越线就推回去。
夜色刚散,永暑礁的跑道灯一盏盏亮起,补给车缓慢驶过,远处的天线在海风里转动。中国会把常态化的建设和执法推进到哪些点位、以多快的速度落下去?
策略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平台,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