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就开不上BBA了!
BBA一直都是豪车的代名词,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妥妥的吸金猛兽,如今却活成了最让人陌生的模样。
上半年的财报,给了“BBA们”当头一棒:宝马净利暴跌近三成,奥迪利润暴跌37.5%,“大哥”奔驰更是跌到了地板上,Q2净利暴跌69%......
利润集体大跳水,BBA上半年业绩惨不忍睹!
BBA销量暴跌,经销商先后转网,标志着属于德系豪车的时代结束了,是外资豪车的缩影。
电动智能化时代,“豪华”二字,仿佛在与BBA渐行渐远。
哪怕是BBA有些车已经降价到了20万以内,还是无法重回中国市场的巅峰。
究其根本,豪车情怀在信仰崩塌那一瞬消逝了;更重要的是,发动机的轰鸣声,已经激发不起汽车玩家的荷尔蒙了,油车时代的“三大件”,正逐渐被电车驱动系统所取代。
上半年,国产汽车销量927万台,同比增长25%。
一边是BBA节节败退,一边是国产车在新能源车时代突飞猛进;大变局下,一种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01
奔驰跌惨了!
前不久,奔驰股价一夜跌超3%,市值跌破500亿欧元,蒸发了大约200亿元。
更糟糕的是,奔驰集团公布的最新财报,让整个汽车行业倒吸一口冷气:
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8.7%,从去年同期的30亿欧元骤降至9.57亿欧元,BBA的“老大哥”奔驰单季利润还不如Q1淡季的比亚迪。
2025年上半年,奔驰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暴跌55.8%。
谁能想到,曾经不可一世的豪华车霸主,如今正在全球市场节节败退。
奔驰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9%至45.37万辆。其中,欧洲销量下降3%,北美下降6%,亚太地区则大幅下降11%;作为奔驰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销量同比下降19%至14.04万辆,奔驰是真的卖不动了。
尽管这家以三叉星徽标著称的豪华车制造商将困境归咎于全球供应链紧张、能源及原材料成本高企、贸易壁垒加剧以及主要市场消费疲软等原因。
但是,大家都知道奔驰最深的伤口来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尤其是在决定未来的电动车领域。
第二季度,奔驰全电动汽车销量下降了24%;上半年,奔驰在中国仅交付了5200辆纯电动车,相比去年同期,销量断崖式下跌66%。
数据显示,奔驰集团在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已萎缩至0.16%,仅为宝马的六分之一。即使算上传统的燃油车,其整体市场份额也仅为2.8%。
为挽回销量,奔驰去年起疯狂降价,热门车型直降十余万。结果适得其反,终端价格混乱,品牌溢价折损,消费者信任崩塌。
曾经象征着身份地位的奔驰4S店,如今也是成片倒闭转网。
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超过80家奔驰4S店终止授权,涉及北京、上海、杭州等23个城市;
6月24日到6月30日,短短七天,奔驰一口气终止了北京、杭州、绍兴等九家4S店的官方授权。不少门店如今已经迎来新的接手者,不是别人,正是鸿蒙智行。
02
BBA并非奔驰一家受困于新能源,奥迪也算得上是“难兄难弟”。
财报显示,奥迪2025年上半年营收325.7亿欧元,同比增长5.3%,但这微弱的增长被利润的断崖式下滑彻底掩盖。上半年,奥迪营业利润暴跌45.2%至10.87亿欧元,税后利润重挫37.5%至13.46亿欧元。奥迪上半年业绩财报实在是惨不忍赌,如果说单单是因为卖得不好,奥迪也认了,但奈何这次利润的暴跌不光是自己的问题,更像是无妄之灾(奥迪首席财务官将利润暴跌矛头指向关税,称加征的关税一项就已导致公司损失约6亿欧元)。
从某种程度上,这6亿欧元反映在财务表现上本该是纯纯的利润,但最终却因为关税政策不得不拱手相让。
当然,业绩差还是得先从销量上找原因,奥迪集团在上半年共交付79.4辆汽车,同比下滑近6%,而且这已经是奥迪第三个半年度的连续下滑。
欧洲市场,奥迪同比下滑4%,北美同比下滑9%(奥迪在美国第二季度的销量暴跌了19.4%);作为奥迪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销量同比下滑10.2%,纯电动销量同比下滑23.5%,仅有7897辆,奥迪新能源车真心是卖不动了。
原本,奥迪的计划是2026年在全球发布最后一批燃油车,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结果电车技术低没人要,眼看油车销量愈发低迷,奥迪前不久撤回了全面电动化转型的计划,目前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
BBA的半年报,也为德系豪车的上半年定下了灰暗的基调,遭遇关税重拳与转型阵痛重创的德国汽车工业难了。
03
前不久,宝马汽车集团也公布了其 2025 上半年业绩:
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
宝马中国上半年销量31.8万辆,同比暴跌15.5%,全球降幅最大单一市场。
暴跌的原因是国产高端新能源车抢占了更多用户的心智,根本上还是电动化转型慢的问题。
不过在BBA里,宝马却是半年报表现最好的。
有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宝马同期销量在全球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唯独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栽了跟头,“小优”还是弥补不了“大漏”啊!
说到底,这也不怪宝马,背水一战的它已经很努力了,在BBA里“降价”最狠,电气化却是最前沿的,可是依旧却拼不过国产新能源车啊。
宝马在华的电动车渗透率还不足20%,远低于中国整体新能源车35%渗透率。
当中国消费者用实际行动证明后,BBA“油转电”的基因与智能化短板暴露无遗。
去年,宝马全球首家5S店关门停业、天津最大奥迪4S店人去楼空、有人卡里还有几万服务费没来得及用,有人交了80万元却无法提车......奥迪、宝马多家4S店的爆雷,彻底揭开了BBA的遮羞布。
“BBA们”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里面充斥着燃油车时代罕见的负号,甚至在沃尔沃的半年报里,出现了净利润由盈转亏的情况——2025 年上半年,沃尔沃净亏损 71 亿瑞典克朗,相当于约 52.8 亿人民币,同比下滑 177%。
此前,德国豪华跑车制造商保时捷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保时捷在全球市场销量同比下降6.1%至14.64万辆。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28%。
“BBA们”羸弱的销量表现,本质上是传统汽车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达尔文时刻”。
04
沃尔沃、奔驰、奥迪,前不久先后在电动化路线发生了重大转向,决定向现实低头,最终还是选择将燃油车战略给重新提上日程。
确实,比起豪车的脸面,活着更重要。
豪车情怀拯救不了销量,降价保量式的“饮鸩止渴”彻底把BBA推下信仰神坛。
面对豪车信仰的崩塌,奔驰奥迪沃尔沃的全面电动化“回撤”不寒碜,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属实是国产车抄了BBA后路,把城区领航、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这些功能都当标配了, 而BBA之流的L2级辅助驾驶还要花钱选装,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产自主品牌崛起了。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连续10年稳居全球榜首。
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见证历史!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5年1-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5%。
在合资、外资车企经历着一场被时代淘汰败局的同时,国产汽车正奔驰在康庄大道上。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BBA们也想全面电动化,可最终不得向现实妥协,放弃后抱上华为大腿的那一刻,才终于明白了软件生态是灵魂一样的存在。
坦白讲, “亡羊补牢”这个词并不适用于现在的BBA电动智能化。
有点晚了啊,现在国产自主品牌在30万以上的市场份额, 已经从2020年的不足5%飙升到34%了。
10万级以下,国产无敌;20万以下,国产“1换1”;30万以上市场,正是如今国产新能源车争相抢占的“高地”,小米、蔚来、问界、方程豹、仰望......在各自领域都有了一席之地,也都在各自产品力上有着自己的“杀手锏”。
只能说,现在国产车才懂中国市场,更懂中国汽车消费者需求。
我们要的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而是同等性能价位条件下的“附加享受”,说白了,更舒适更具性价比才是当下消费者的本质追求。
同时,国产新能源车或许也正在证明,没有永远繁荣的行业,更没有盛久不衰的品牌,求实创新、顺势而为才是企业常青的唯一答案!
策略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平台,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