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北约的测试或者说挑衅在继续、升级,但北约的反应依然表现得很软弱。
北约在波罗的海举行“海王星打击”联合军演时,俄罗斯侦察机无视无线电警告,两次低空飞越德国“汉堡”号护卫舰。德国防长皮斯托里斯称此举是蓄意挑衅,莫斯科正在日益频繁地试探北约决心。
俄罗斯侦察机闯入北约军演空域并两次低空飞越北约军舰,这种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北约没有采取强硬措施,在某些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些俄罗斯侦察机是有人驾驶的,但问题在于,即便是无人侦察机,北约现在也未必会将其击落。
在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遭击落后,面对不断入侵北约成员国的俄罗斯无人机和战斗机,北约的克制简直就是软弱:不断有不明无人机闯入瑞典和丹麦等国机场上空,严重影响机场运行,尽管这些无人机尚未确定是俄罗斯的,但相关国家并未将其击落,这实际上就是向全世界释放了某种信号,某种对北约来说相当不利的信号。
公开报道显示,在如何应对这些不断入侵领空的俄罗斯无人机和战斗机时,北约内部存在严重分歧,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等国主张强硬回应,直接将其击落,但美国则坚持要求这些北约成员国保持克制。
在与乌克兰总统会晤时,记者问及被侵犯领空的国家是否应该击落这些飞机时,特朗普回答称:“是的,我同意”;但很快,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就在接受CBS采访时进行了澄清,卢比奥反驳了波兰总理图斯克关于波兰准备击落入侵该国领空的外国飞机的说法:卢比奥宣称除非确认俄罗斯飞机正在进攻,“否则没人说要击落他们”。
特朗普和卢比奥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表态,究竟怎么回事?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卢比奥才代表了美国政府的真正态度,特朗普只不过是在记者提问时再次大嘴了:特朗普并不愿真正与俄罗斯发生冲突,不管是军事冲突还是经济冲突。
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尤其是与俄罗斯接壤的欧洲成员国很清楚目前的状况,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可以信赖的美国,欧洲的安全终究要靠欧洲自己。
《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在遭到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入侵领空后,爱沙尼亚国防部长汉诺·佩夫库尔表示,为了国家安全,爱沙尼亚愿意在该国境内部署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英国F-35战斗机。
法国已经向波兰部署了三架具备核打击能力的“阵风”,越来越多的东欧国家希望获得英法的核保护,而不是美国的核保护。
这里顺便说一句,在之前的文章留言中,有读者不满爱沙尼亚为何不在俄罗斯米格-31侵犯该国领空时采取强硬行动,反而要依靠意大利的F-35战斗机吓走米格-31?原因很简单,爱沙尼亚,乃至整个波罗的海国家,太小了,小到这些国家都没有像样的空中力量,没有战斗机,以爱沙尼亚来说,该国仅拥有数量有限的ZPU-23-2牵引式双管高射炮、“西北风”便携式防空导弹和“长颈鹿”AMB火控雷达,波罗的海国家主要依靠北约盟国的战斗机轮换部署来保护领空。
如果是爱沙尼亚飞行员驾驶F-35,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开火击落那些俄罗斯米格-31,但当意大利飞行员驾驶F-35时,意大利政府乃至整个北约,在是否命令飞行员按下开火按钮前,就会考虑许多了:自2022年战争爆发至今,北约就一直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避免战争升级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每日电讯报》发文认为,核大战的威胁空前高涨,尽管北约和俄罗斯都不希望发生直接冲突,但随着乌克兰战争的持续,意外升级的风险中迅速上升:包括刚结束的俄白“西方2025”军演,俄军在军演时经常练习授权核打击,一旦克宫下定决心“按下按钮”,俄军就会发射核武器。
克宫同样不希望发生核大战,但克宫与俄军总参谋部却不仅将核武器视为一种作战潜力,还将其当做心理武器,屡屡挥舞核大棒,一旦发生意外,俄罗斯并未承诺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策略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平台,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