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广东省疾控局发布通告:2025年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表示,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伊蚊是生活在清水中的,翻盆倒罐和清积水是可以控制疫情的。因此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疫情传播。
当前,广东省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本周全省新增报告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核心区顺德区报告病例数连续下降。但国际基孔肯雅热疫情高发,广东省对外交流频繁,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叠加汛期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蚊媒活动频繁,疫情防控仍然面临复杂严峻挑战。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表示,防蚊灭蚊是阻断基孔肯雅热传播的关键。市民可从“防蚊灭蚊七招工作法”入手,即家家户户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人人出门涂驱蚊水,每日早上和下午开展灭成蚊工作。同时,积极参与“每天3分钟排查孳生地”行动,每日抽出3分钟,翻盆倒罐,清除花盆、饮水机、咖啡机、茶盘以及闲置的盆、罐、瓶、桶、废旧轮胎等容器的积水,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不给蚊子任何产卵孳生机会。
另外,市卫健委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行动。员工在上班后或下班前,检查并清理本人办公区域及公众区域的小型积水容器,不要在办公区养蚊子。
对于社区和单位而言,倡导开展“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行动。每周五下午或其他固定时间共同清理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绿化带的垃圾杂物,疏通沟渠、下水道,扫除卫生死角,不给蚊虫提供栖息、躲藏场所。
南方+记者 厉思璇
通讯员 穗卫健宣
策略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平台,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