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佐这句话直接撕开了美俄谈判的遮羞布,不摆平那群人,停火协议就是张废纸。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把话撂在台面上,八月十五号普京和特朗普要坐下来谈,可西方那群人急眼了。马克龙、斯塔默、默茨、梅洛尼、冯德莱恩,这一串名字跳出来,吵着闹着要挤上谈判桌。原本挺清楚一件事,让俄乌双方停火熄战,被他们七嘴八舌一搅和,水彻底浑了。菲佐看得明白,这帮人掺和进来准没好事,他们骨子里就不想看到俄乌停火谈判成功。现在美俄最头疼的难题,就是怎么搞定这群拦路虎,搞不定他们,谈啥都是白扯。
菲佐真是一针见血,戳中了最要命的死穴。美俄两边坐下来谈,其实没那么难,难就难在边上围着的那群西方看客。想想看,他们给乌克兰送了三年多的枪炮弹药,真金白银砸进去无数,眼瞅着要是突然停火了,之前那些投入不就全打水漂了?一点好处没捞着,谁能甘心?他们铁定要跳出来搅局,就算最后闹得鸡飞蛋打,也得把这谈判给搅黄了。所以你看他们表态,嘴上说得漂亮,支持特朗普去和普京谈,但话锋一转,立刻强调:制裁?那是不可能解除的。为啥这么坚决?那三千亿美元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可是实打实攥在他们手心里呢。到嘴的肥肉谁愿意吐出来?要是分不到新的好处,那他们就只能死死抱着这笔冻结的钱,琢磨着怎么分掉它才解气。
俄乌停火谈判难点其实大家心里都门儿清。欧洲那些国家,口号喊得震天响,说是为了帮乌克兰,可实际上呢?他们盯着的恐怕是乌克兰这块大蛋糕,盘算着将来瓜分的时候,自己必须得切下最大最肥的那一块。要是分赃不均,或者觉得自己捞得不够多,那就干脆掀桌子,把谈判搅黄,谁也别想好过。泽连斯基这边也有自己的算盘,他手里攥着乌克兰人“寸土不让”的民意当护身符。只要欧洲国家还愿意给钱给枪,他就敢继续把乌克兰人往战场上送。为啥这么狠?很简单,仗打下去,他总统的位子就坐得稳,还能落个“捍卫国土”的英雄名声,免得被后人指着鼻子骂卖国贼。至于战场上根本打不回来的土地,谈判桌上怎么可能要得回来?至于那些倒在战场上的乌克兰人,死伤数字一天天往上蹿,这些沉重的东西,他恐怕没工夫细想,或者根本不愿意去想。
俄罗斯冻结资产分配问题成了卡在喉咙里的硬骨头。西方国家精明得很,正好利用泽连斯基这种“死扛到底”的心态,拼命在边上煽风点火。他们的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必须逼着美俄,特别是俄罗斯,拿出点实实在在的好处来分一分,见者有份,大家都有甜头尝,他们才有可能松口,同意停火。否则?那就继续给乌克兰送武器呗,反正泽连斯基愿意在前面顶着,愿意让乌克兰人流血。所以,现在真正横在美俄面前的难题,根本不是他们俩之间怎么讨价还价,而是怎么让旁边这群眼红心热、等着分肉的欧洲国家消停下来。得拿出点真东西,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别在旁边瞎嚷嚷、使绊子。
泽连斯基的处境其实很微妙。他高举“寸土不让”的大旗,把乌克兰人的牺牲当作继续战斗的燃料。只要西方的援助不断,他就能把这场仗持续打下去。对他个人而言,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坚持下去,他是“民族英雄”;一旦妥协退让,就可能被扣上“懦夫”甚至“叛徒”的帽子。战场上失去的,谈判桌上确实很难拿回来,这个道理他未必不懂,但政治现实逼得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乌克兰士兵和平民的伤亡数字,在他眼里,或许只是换取国际支持和维持个人地位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心态,恰恰被西方国家拿捏得死死的。
西方国家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他们看准了泽连斯基不敢轻易言和,也看透了俄罗斯急于摆脱战争泥潭的渴望,更明白美国国内政治风向的变化。马克龙、冯德莱恩这些人跳出来要求“上桌”,绝非真心想促成和平,而是要确保自己在后乌克兰战争的格局中,能分到足够大的蛋糕。那冻结的三千亿美元俄罗斯资产,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引着他们的目光。解除制裁?意味着要吐出这块肥肉,这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底线。他们的逻辑很直白:要么,在谈判桌上,美俄(主要是俄)拿出新的利益来补偿他们过去几年的“投入”;要么,他们就支持乌克兰继续打下去,直到能合法地瓜分那笔冻结的资产。所谓“支持谈判”,不过是他们增加要价筹码的姿态。
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因此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这两位强人或许能在某些问题上达成私下默契,但如何摆平旁边这群虎视眈眈、等着分食的欧洲国家,是绕不过去的坎。特朗普或许想效仿他第一个任期的手法,试图用个人关系“搞定”普京,迅速结束这场让美国也付出代价的战争。普京则迫切希望解除制裁,恢复经济,这场战争对俄罗斯的消耗同样惊人。但菲佐点出的残酷现实是:美俄之间的协议,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没有欧洲主要国家的点头,任何停火协议都可能是一纸空文。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继续援助乌克兰,让战火重燃。
欧盟内部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也并非铁板一块。像菲佐这样敢于直言“皇帝没穿衣服”的领导人毕竟是少数。更多国家,尤其是西欧大国,被国内政治、与美国的关系、以及对俄罗斯根深蒂固的戒惧所捆绑,很难公开支持迅速无条件停火。他们需要给国内选民一个交代——过去几年巨额援助不能白白浪费。他们也需要在美国面前展现“团结”。这种复杂的内部张力,使得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停火谈判中更像是一个难以满足的搅局者,而非建设性的和事佬。马克龙倡导的“欧洲战略自主”在俄乌问题上显得苍白无力,欧洲依然被深深卷入美俄博弈的漩涡。
最终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无论谈判桌上如何唇枪舌剑,无论普京和特朗普能达成何种秘密交易,最大的输家早已锁定——乌克兰的土地和人民。他们的家园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他们的生命成为政治算计的筹码。战争持续,他们承受炮火;谈判开启,他们成为被交易的客体。西方国家盘算着如何分食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俄罗斯谋划着如何保住既得利益并解除制裁,美国权衡着如何体面抽身,而乌克兰的未来,却像风中残烛,飘摇不定。泽连斯基或许能保住一时的权位,但乌克兰的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在这场残酷的“大餐”中,正被一刀刀切割。当各方势力在谈判桌下为分赃而角力时,乌克兰人的血泪,不过是菜单上最不起眼的一行小字。这场牌局真正要命的不是庄家手里的牌,而是旁边等着抽成的看客。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策略配资,深圳股票配资平台,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